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七年级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乘方等数字运算及整式运算,为本节课实施制定运算规则、进行归纳验证和代数验证提供了前提条件,并且在以往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水平及数学活动经验处于起步阶段,思考问题仅限于表面,不能深入理解内涵.所以必须设计较为具体的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尽可能地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以动手操作带动大脑思考,同时提供广阔的探讨和交流的空间,避免单纯运算给学生带来的枯燥感觉,让学生对于本节课所呈现的规律性的结果自觉产生探究的愿望. 二、任务分析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设计自己的运算程序,在经历产生一些循环的数的过程中了解其中的数学原理,并能进一步对已有结论进行推广,提出新的猜想,进行验证.学生采用合作交流为主的学习方式,从事收集数据、数字运算等操作活动,经历符号表示、代数验证等抽象思维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归纳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本节课以学生的探究、计算、发现、思考为主,在评价方面更加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关注学生有意识的讨论,有意识观察运算的结果,有意识地验证程序设计的合理性. 三、学习目标 1、经历实验、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运算知识,发展归纳能力、抽象与概括能力. 2、经历小组合作与交流的活动,进一步积累活动经验,初步获得科学研究的体验. 重难点:加深理解代数运算的含义,体会代数推理的基本过程. 四、过程设计 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 实践探究 通过对黑洞的介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主题:数字运算是数学中常见而又枯燥的内容,但实际上,它里面也蕴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奥妙. 实践探究一: (1)任意写下一个四位数(四位数字相同的除外),重新排列各位数字,使其组成一个最大的数和一个最小的数,然后用最大的数减去最小的数,得到差.重复这个过程……你得到了什么结果?你有怎样的猜想? 例如:8208→8532→6174→6174…… 结论:任意一个四位数(四位数字相同的除外)的黑洞数是6174. (2)采用同样的的程序,取一些三位数来试试(三位数字相同的除外),会得到什么结果呢? 结论:任意一个三位数(三位数字相同的除外)的黑洞数是495. (3)综合1、2,你能提出进一步的猜想吗? 目的:提供两个相近背景的具体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研究性,为学生提供一个思考探究的平台,探索过程中学生亲历观察、猜想、交流、反思的数学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实践探究二: (1)任意写下任何一个三位数,百位数字乘以个位数字的积作为下一个数的百位数字,百位数字乘以十位数字的积作为下一个数的十位数字,十位数字乘以个位数字的积作为下一个数的个位数字,在上面每次相乘的过程中,如果积大于9 ,则将积的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相加,若仍大于9,则继续相加直到得出一位数.重复这个过程…… (2)你选择的三位数是什么?按照上述要求进行操作,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3)通过小组交流,有什么进一步的猜想? 目的:通过前一环节的学习,学生发现了此类问题的探究方法,按照“问题—猜想—发现规律”的方式展开,可以较快地得出本题的规律所在,体现了归纳猜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第二环节:学以致用,展示提升 1、学生小组合作,设计自己的运算程序(运算结果不要超过三位数),以不同的三位数开始,按照自己制定的程序进行运算,你能得到什么结果? 2、各小组展示自己设计的运算程序. 展示内容:具体运算程序,用数字举例对运算程序进行验证. 目的:通过小组交流体会合作的重要性,积累合作的方法和经验.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与交流的时间与空间,使他们大胆创新,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相互借鉴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及方法,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 第三环节:学有所思 归纳升华 结论:对于不同的起始数字,反复运用一种固定的“运算程序”,由此产生的结果总是会停留在某个或某几个数字上,或者以某种重复的方式循环. 目的:鼓励学生进一步参与探索过程,有效拓展了教学的空间及效果.恰当引导学生使其提高理解数学的水平,帮助他们形成数学是创造性、动态的学科. 第四环节:开阔视野 应用验证 1、制定自己的运算程序,尽可能包含多种运算,并且进行验证,以研究报告的形式上交研究过程和结果. 2、简介“黑洞数”,鼓励学生课下查阅相关知识. 目的:通过数学相关知识的介绍,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提升参与数学探究的信心.在写研究报告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确活动过程、活动结果,及得到的相应的活动经验,充分体现了发展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课程目标.
设计自己的运算程序
1、小组选了什么数字? 结论: 2、通过程序计算出什么结果? 3、通过讨论发现了什么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