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校务公开

郑州市第三十九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2015年——2018年)

第一部分 学校发展形势分析


一、学校概况

      我校位于郑州市城东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北100米路西,始建于1959年6月,校址临时设在十中,仅有4个初中教学班,1960年乔迁于现址,教学班增至10个。后来,学校先是发展为初高中并存的完中,到1988年发展为初中、第二预备役军校并存,再到1998年变为一所纯初中。

      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1680名学生。现有教师126人,在编教职工116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研究生学历达到15%,本科学历达到90.4%。其中高级教师35人,一级教师45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和市级学科带头人10人,市级名师1人,省市级优秀教师23人,市级优秀班主任9人。


二、校情分析

(一)学校可持续发展优势

1.良好的地理位置:为小升初衔接提供了便捷途径

     学校地处城东路与陇海路交叉口,交通便利,北面与管城实验小学为邻,对面与管城外语小学相望,为了解小学生的整体情况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便于小升初衔接。

2.开阔美丽的校园:为学生学习和活动提供了充足场地

     学校占地面积34.8亩,校内绿树成荫,环境优雅,绿化面积600平米,是省级绿色学校。4508平米的教学楼容纳30个教学班1600个学位,拥有较为齐全的现代化设施,有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微机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美术教室、心理咨询室、高清录播教室、数字化历史地理专用教室等;学校体育用地面积8863平米,生均体育用地面积5平米。重新整修的200米的塑胶跑道,羽毛球场、篮球场、足球场设施透着一种蓬勃向上的气息,开阔美丽的校园和硬件设备为学生学习和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3.务实的干群:为学校可持续发展铺平了道路

      学校领导班子精诚团结,真抓实干,富有开拓和奉献精神。干群关系和谐,目标一致。学校管理民主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正在构建的德育模式有比较好的切入点,教学管理握到了比较适合校情的抓手,行政管理、后勤管理部门有一支愿为广大师生服务的后勤保障队伍。

4.进取的教师:为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

      在年级组建设和学科组建设中,教师主动的学习力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自信心和专业水准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为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

(二)学校发展存在的问题

1.如何突破部分教师发展的瓶颈期

     45岁以上的教师到了专业发展瓶颈期,部分中高级教师的职业理想和追求有些淡化,少数中青年教师思想上、工作上存在一些的惰性。各教研组骨干教师的培养任务还十分艰巨。

2.如何补齐学科短板

      由于学校学科教师专业内涵、教学能力参差不齐,学校优势学科与学校短板学科之间存在不平衡。尤其是各年级短板教师的业务水平制约着班级整体学生全面发展和年级整体成绩的提高。如何补足短板学科,需要教师个人、教研组、学校下大力度解决。同时,教师研究学生的能力有待提高。

3.如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生源的改变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比较严重。尤其是数学和英语学科,从小学毕业升入我校初中的学生有相当数量失去了学习数学和英语的兴趣。再加上失业人员子弟、单身家庭子弟、非独生子女比例逐年增高,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没有形成,不阅读的学生面又非常广,因此大面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难度系数相当大,尤其是后1/3的学困生。

4.如何吸引足够的教师乐于担任班主任工作

      学校需要有一批有热情有激情有能力的优秀班主任。但学校年轻男教师少,女教师面临的新的问题不断涌现,培养更多优秀班主任的任务非常重。如何调动更多的教师乐于担任班主任的积极性是个难题。再加上全员德育运行模式不成熟,面对思想行为多元化的学生,探索相匹配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的任务也比较重。

第二部分 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学校的办学理念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落实全国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走学校内涵发展之路,办有未来的教育。遵循教育规律,以学生的阳光快乐成长为目的,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保障,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学校的办学理念

      让“仁智文化”滋养师生阳光成长,让教育充满“仁智”,简称“仁智教育”。

      仁者乐山,教师用阳光的心态和激情的表达播种“仁”, 让学生学山的博大胸怀,有仁便是德;智者乐水,教师用哲学的思维和艺术的教技播种“智”,让学生学水的应变灵动,有智便是才。让学生的情商和智商以最佳的状态提升。“仁”好比人的一撇,“智”好比人的一捺,即品格和能力支起一个大写的人。

培育目标:培仁智之师,育仁智之生。

仁智课堂——和谐,厚重,优美

仁智教师——爱学习,有爱心,有责任,有知识,有智慧

仁智学生——诚信自信,阳光向上

仁智校园——仁爱和谐,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

 第三部分 学校三年发展的目标

一、总体目标

     办学目标:树“仁智”教育品牌,做有未来的教育。

二、具体目标和措施

(一)管理创新

 1.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观,树“仁智教育”教育品牌。

     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逐步形成“民主决策、科学管理、党群监督、务实高效”的运行机制。尊重教育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教育创新,做有未来的学校教育。

2.措施

(1)坚持民主决策

      学校决策履行民主程序,坚持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坚持学校行政会周例会制度,集体讨论、决定学校各项工作。涉及教职工重大利益、学校发展的重大事项,要提交教代会讨论,充分实行民主管理。定期召开教师、学生、家长座谈会,了解情况,沟通思想,征集意见与建议,共同制定出学校发展的美好愿景。

(2)推行科学管理

      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行实施《学校制度汇编》条例,完善学校组织管理网络,按照各职能处室的职责, 处室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以岗定人,签定聘用合同,落实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3)实行党群监督

      实行校长全面负责、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和监督作用、教代会参与民主管理、各种考评监督小组和“家长委员会”等实施监督的制度,进一步完善校务公开制度。

(4)追求务实高效

      建立一支与引领学校内涵发展的干部队伍。加强中层以上干部和教研组长、年级长的进修、学习与培训,强化干部的责任感、事业心,提高管理理论水平和业务引领能力。在管理中尊重教育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教育创新。

3.达成标志

2015-2016年:尊重教育规律,坚持以人为本,落实规范《学校制度汇编》条例,照章办事。

2016-2017年:中层以上管理队伍落实“科学管理、优质服务”理念。树立“教育理念新、综合素质高、协调能力强、带头作用好”的年级长和教研组长队伍形象。

2017-2018年:坚持传承创新,学校各方面工作管理再上新台阶。

(二)队伍建设目标

1.目标

      培仁智之师。

      重视理论学习,加强班子建设,加强教师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素养,促进教师走内涵发展之路,增进教师职业幸福感,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构建和谐、厚重、优美的道德课堂,在教学中实现教学相长。

2.措施

(1)加强师德建设,提高人格魅力

      重视理论学习,加强班子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全校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制度涵养师德,学校不断完善《教师师德评价方案》,把软师德纳入硬制度,并做好教师年度师德全员考核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强化教师拥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学校将师德考核成绩作为聘任、晋级的首要内容。

(2)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加强教师校本培训

      畅通各类教师培训途径,并有计划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校本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内涵。按照市教育局要求,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为教师岗位培训、新任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第五周期继续教育培训、心理健康骨干教师培训、教师专项系列培训、学历提高培训等提供便利条件。学校将以提高校本培训质量为核心,创新校本培训模式,着力提高中青年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尽力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实实在在的指导和帮助。如定期聘请校外专家或本校领导、突出教师,对全体教师作3-5次专题讲座,通过研修培训、学习交流等方式,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名班主任和学科领军人才。

(3) 改善教师办公、学习条件,营造好的教研氛围

      学校切实加强领导,关心教师身心健康,营造好的教研氛围。强化学科教研组、备课组的教学研究职能,提高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引领能力。改善教研组宽松的办公条件,使教研工作有制度保障、有经费支持。有规范的校本教研制度,形成浓厚的校本教研氛围,体现教研组在“教学-教研-评价-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学科建设,促进教师学科能力的提高。每学期末各学科组认真梳理本校教研组建设中的经验和问题,在全校总结交流;学校要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积极探索完善教研组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学校教研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4)落实教师管理制度,多方位培养骨干教师

      严把教师入口关,有计划招进优秀大学毕业生。建立健全教师成长档案,根据《郑州市第三十九中学教师工作职责》和《郑州市第三十九中学培养青年教师方案》,对于新入校的教师,按照《青年教师拜师活动方案》,帮助他们尽快转入教师角色。学校制定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规划,每位教师制定切合实际的“个人三年专业发展计划”,从“课堂教学骨干、校本教研先进、优秀班主任、优秀教研组长、校本课程开发先进”五个方面培养中坚骨干,建设“立体型”骨干教师队伍,带动学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完善“随便聊聊”的内容和要求,让教师克服思想上、工作上的惰性,提高高级教师的职业理想和工作热情。

(5)学校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每学期以校本教研为载体,学区教科研为平台,有创意的开展教学活动,通过观评课,业务学习、技能考核,给教学成绩优秀或教学基本功进步大的教师,争取外出比赛、学习、交流的机会,建立“外出学习汇报”制,凡外出学习人员要写出学习反思和总结,有必要的在一定场合作专题汇报,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6)加强教师业务考核。教务处将加强各种教学检查,包括听课情况、出勤情况、完成任务情况以及问卷调查等,把检查结果汇总记入教师校本教研积分中,作为教师评优、评先与晋职等重要依据。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入职两年以内的青年教师每学期上交一本手写教案。

(7)认真开展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针对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明确专业发展的要求,利用智能录播系统、网络教研平台,创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式,规范组织好各学科、各层次的教师教学达标活动,引导教师加强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不断提升教学能力。

(8)继续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加强统筹安排,充分调动各学科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促进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合理有效应用和深度融合、不断开展微课研究。

3.达成标志

2015年-2016年:

(1)继续创市师德师风先进单位;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20名,10个校优秀班主任,培养出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班主任3-5名,形成2个市级优秀教研组和市优秀教研组长。

(2)把创新校内培训研修模式与校外培训最大效益相结合,认真开展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校级参与率、区级达标率和市级评优率均处于全市前列。

2016年-2017年:

(1)增加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20-25名,10-15个校优秀班主任,学区名优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有所增加。

(2)培养出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班主任5-7名。

2017年-2018年:

(1)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人数占到学校教师总人数的16%。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25-30名,15-20个校优秀班主任, 培养出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班主任7-9名。

(2)打造3门优势学科;补足短板学科;教师驾驭新课改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拥有一支能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师资团队。

(三)教学质量目标(详见第四部分重点项目)

(四)办学特色(详见第四部分重点项目)

(五)校园文化

1.目标

      彰显三九“仁智” 文化品牌

      围绕“仁智”逻辑起点,构建学校仁智文化理念体系和实践体系,形成学校稳定的价值认同—“仁智教育”。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生命成长,营造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启迪学生智慧,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把学生培养成阳光向上的有德有知之人。

      处处彰显学校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学生精神面貌好。校园文化气氛浓厚,让校训、校风、教风、学风铭记师生心中并践行;把校风、教风、学风写入校歌《走过四季》并通过不断传唱提升师生的精神境界。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师生的健康阳光的情操,增添生命底色。

2.措施

(1)用立体大字镶嵌彰显学校校训、校风、学风、教风在学校实验楼上,时时警醒师生践行。

校训:诚信自信 传承创新

校风:规范有序 仁爱和谐

学风:博学善思 乐观进取

教风:厚德载物 教学相长

校徽:寓意着读书成就着39师生的幸福人生。像破土而出的幼苗,充满希望,茁壮成长。

挖掘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的育人作用,培育师生的仁爱和谐精神,让校风、学风、教风成为师生的自觉行为。

(2)校节:开好每年一度的学校艺术节和体育节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办好文化艺术节、体育节等级专题活动,增强学生各方面的意识,加强学生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知识储备,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兴趣与爱好。

(3)构筑仪式教育体系,渐进陶冶学生情操

       通过开学典礼、散学典礼、升旗仪式、军训、社会实践活动、毕业典礼等仪式,学生在国旗、国歌、校歌营造的爱国、爱校氛围中,在倡议书、彩旗、鲜花、标语、红地毯等渲染感召下,在父母的嘱托、老师的厚望、同学们的祝福下,逐渐提高“爱国、爱校、感恩师长、友爱同学”的意识。

(4)让校园充满文化气息重视校园环境建设,美化校园,让校园象花园,四季有绿树和鲜花。让每一堵墙会说话,让每个橱窗都是学生展示的舞台。让书香的气息弥漫整个校园。

3.达成标志

      2015-2016年:整洁、有序、安全、文明成为校园的一种常态。举办隆重的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学生精神面貌提升。

2016-2017年: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满意度和认同感高。举办各种大型主题活动,留下精彩缩影,学生精神面貌好。

2017-2018年:创新各种典礼等活动,师生有健康阳光的精神面貌。各班积极创建特色班级, 有整洁、优美、有特色的教室环境,有向上、合作,求进取的学习氛围,有友好、团结、讲关爱的人际关系,特色班级评比达标率达到100%。

(六)设施管理

1.目标

     构建高效有序、以人为本、民主和谐的设施管理系统,达到服务教学、职责分明的管理效能。

2.措施

(1)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去管理人、规范人、服务人。

(2)建立目标责任管理机智,坚持过程管理原则,优化具体管理目标。工作的重点放在制度、细节的落实上。

(3)做好各种突发性事件、雨雪灾害性天气的安全预案,做好物品储备,确保发生突发性事件发生、雨雪灾害性天气时,能按照预案迅速做到制度到位、人员到位、物品到位。

(4)资金投入到位,教学资源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现代信息技术适应学校发展趋势。

3.达成标志

2015-2016年:资产和财务管理工作不断规范;学校网络、多媒体设备等维修保养好;完成电路及主水管改造,更新教职工笔记本电脑;完成操场改造。

2016-2017年:进一步优化校园环境,充实学生心理咨询室;校园监控设备更新到位;安全保卫硬件措施落实到位。

2017-2018年:强化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保障;继续改善教师办公条件。力争开建教工停车场,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七)德育建设目标(详见第四部分重点项目)

(八)教育科研

1.目标

      坚持并努力践行“学习、反思、研究、合作、行动”的教师成材发展理念,培养出一支素质过硬的教科研队伍,形成一批优秀教科研成果。教科研氛围浓厚,成效较好,在各级组织的论文、课题立项活动中获奖率高。

2.措施

(1)加强教师读书指导,提高教师教科研理论水平

       规定教师每学期至少阅读1本教育教学相关书籍,并写出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学校定期检查反馈。加强教科研培训,提高教师科研素质。结合我校实际,邀请教育教学和教科研专家亲临学校指导,通过来校观课、实地调研、师生座谈、专题讲座等方式给予老师们高度引领。二是坚持每学期至少一次教科研专题校本培训,解决教师在科研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三是积极开展科研交流活动,提升研究成果的质量。

(2)科学管理,提高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性

      建立以校长为核心的教育科研领导机构,认真解决教科研工作不深入、教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相脱节等问题。制定教育科研例会制度,加强对学校教科研的过程管理。完善教科研奖励制度,依据《郑州市第三十九中学教科研奖励方案》对成果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教师教育科研与改革实验成果是教师业务考核的内容之一,纳入教师评优晋级等量化管理体系。

(3)课题带动,注重总结、推广

      积极开展教科研课题立项申报和成果的评比交流,鼓励教师踊跃参与上级活动评选和投稿。定期组织课题研讨会、汇报会,及时总结、反思、完善各级课题的研究。每学期各课题组负责人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各参与教师写出阶段性总结论文。通过校园网进行信息交流,对于优秀教科研成果学校将及时予以宣传和推广。

3.达成标志

     2015-2016年:全校初步形成大家积极参与科研的良好氛围。培养5名左右组织协调能力及科研能力较强的科研课题组长。有5项左右科研课题通过省、市级立项并结题,有3项课题成果获市级以上奖励。

2016-2017年:教师参与学校教科研活动的比例不低于一线教师的80%。培养5-7名科研积极分子和骨干教师,有5-7项课题通过市级以上立项并顺利结题,有5项左右科研报告和论文荣获省市级奖励。

2017-2018年:学校教育科研的群体效应基本形成,教师的科研水平有较大提高,在教育教学中显现出效能。科研成果更为显著,有5项左右科研成果在省市获高层次奖。

(九)社团建设

1.目标

      通过丰富多彩社团活动的开展,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积极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努力实现学生社团活动校本课程化,使社团活动成为学校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学生自主选择、自我完善与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保证学科类社团水准稳步提高的前提下,加强专业特长性社团的筹建和发展,打造一支敬业奉献,有创新意识,熟悉学生社团工作的指导教师队伍。力求使社团活动规范化、课程化、有特色、有创新,社团在校风、学风、校园文化建设及素质教育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

2.措施

(1)校社团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学生社团活动的总体方案,并对各社团及其活动进行协调、管理和评价,努力促使各社团活动规范化、课程化、有特色、有创新。

(2)各教研组原则上应指导社团2—6个。各教研组负责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实际及本组教师个人爱好、特长等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社团建设目标、指导计划,并择优推荐社团指导教师。

(3)各社团原则上设指导教师1—2名。指导教师具体实施社团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在工作中既要注重育人效果,又要注重资料(如社团章程、活动计划、工作总结、学生获奖情况、活动图文记录等)积累,每学期末送活动资料交团委存档。

(4)团委加强管理和指导,对各教研组、社团指导教师加强组织与指导。社团申报、成员招收、社团启动、均严格按照程序规范进行,同时,学校努力推行社团年检制度,年检不合格的社团将根据实际情况限期整改或给予注销。

(5)学校给予合理的经费保障,有关处室具体协调、安排各社团活动的时间和场地,整合资源,提供设施,为社团活动开展创设条件,指导教师应重视对社团成员的安全纪律教育,确保各项活动开展安全有序。

(6)年级组要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各社团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鼓励、支持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同时注意及时与家长沟通,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扩大社团活动的影响力。

3.达成标志

(1)在成果展示方面,除了期末汇报展示、艺术节社团展示之外,结合校园读书活动、升旗仪式、运动会等,举行社团成果展示活动,或以图片展示、汇演展示、作品集展示等形式集中展示各社团成果。

(2)每学期结束后,各社团应对本学期工作进行书面总结,并交团委存档。

(3)表彰校级先进社团和社员,推动社团活动向高层次、高品位方向发展。根据上级社团活动情况要求,申报星级社团。

(4)逐步实现社团活动规范化、课程化、有特色、有创新的目标。

第四部分 重点项目、工作措施及达成标志

一、教学质量

(一)课堂建设

1.目标

     创新仁智课堂教学模式,营造和谐、优美、厚重的仁智课堂,逐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效率不断提升。

2.措施

(1)加强课程整体规划,全面提高学校落实国家课程方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开足开齐7-9年级国家基础课程,建立并完善教育质量监控机制。严格执行国家课程目标,发挥评价导向功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减负中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站在“每个孩子阳光发展”的高度,把握初中教育的新内涵,优化课程结构,推动实现培养目标。

(2)提高教学设计能力

      在《课程纲要》《导学案》编制与使用、作业建设等方面进行实践与探索,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组织教师认真修编符合自己学生学情的第三版郑州三十九中学《行动解读新课标导学案和校本作业》,导学案是集新课标、学习目标、导、教、学、测、评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文本,是行动解读新课标的有效载体。教研组长不断收集组里老师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学校进一步完善设计评价和反馈制度。作业布置要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做到设计科学、选题精当、题量适当。作业反馈要及时,在学生中推行“纠错本”,“双色笔”,即错题要整理,要更正。

(3)提高教学实施能力

     开展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法、策略、模式的研究。不断创新39中课堂教学模式,在创设情境,点燃激情——(个人)自学质疑,静心求知——(小组)互动探究,分享体验——矫正整合,积累素养的“仁智课堂四步导学法”模式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实施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导”中要做到5有:脑中有标、心中有数、胸中有本、目中有人、手中有法,找到和学生融为一体的感觉!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认知规律、成长规律,传授本学科的学习方法;课堂上践行“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理念,会以“小组学习”为形态,在生生互学 ,师生互动中达到教学相长。要将小组长培养成教师的得力助手,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学生在小组内敢展示、敢质疑、会倾听、会静思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提高课堂教学评价能力

      积极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以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和河南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关文件为指导,建立以校为本的师生评价体系,确立“评价即育人”的理念,促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内涵提升。教师不仅要做思想活跃如流水的快乐“智者”,也要会做“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的慈爱厚重如山的长寿“仁者”。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采取有效的课堂评价方式实现“教学相长”,用“仁智文化”滋养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评价内涵。

(5)以课例研究课为平台

      开展拓展课的实施与研究,各教研组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经验汇总,期末完成拓展课的总结工作,形成有形成果。加强组织观评课活动,不断提高课堂效率。每周一、三文理各学科组开展课例研究课,学校认真组织每期末汇报课。聘请专家到场,理论与实践结合,实行现场研讨、点评。推选优秀教师参加协作区、学区以上的赛课活动。中层以上领导每周至少观评两节常态课。

(6)探索教学质量分析与反馈的有效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作业建设研究,提升作业设计、实施与评价的能力。教务处定期检查学案等作业实施情况。不断完善学校质量监控管理体系方案,提高班级、学科组、年级组三级质量分析的有效性。学校认真组织期中、期末、中招质量分析研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3.达成标志

      2015-2016年:修编第三版郑州三十九中学《行动解读新课标导学案和校本作业》作为设计教学的有形成果,跟踪评价指导反馈,降低流失率,提升各年级后1/3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每学期学校体育运动队、各种社团有一定训练和活动时间,积极参加各种比赛。

2016-2017年:小组建设成效显著。学校体育运动队、各种社团训练、活动、比赛效果显著。

2017-2018年:学科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明显提升。

(二)课程建设

1.目标

开发与39中办学理念相匹配的校本课程,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评价体系。通过开发校本课程,使学生在经历体验中做“四会仁智人”—— 会强身健体,会读书养性,会自主求知,会同伴互助。

2.措施

(1)开发校本课程的组织网络,形成领导小组——教研组——教师——学生的开发网络,通力合作,共同实施。三年内建设一批体现我校课程理念的特色课程,使得特色课程系列化、多元化,有延续性和发展性。

(2)加快校本课程开发的进程,逐步探索实施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改革,构建德育校本必修课程体系和构建关照个性发展的校本选修拓展课程体系,使课程建设成效显著。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尊重学生个性,增强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

(3)通过横向交流、展示评比等形式,不断丰富课程结构,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以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发展的个性需求。继续选修课的开发与实施,各年级组落实过程中的资料收集与经验汇总,期末形成有形成果。具体安排每学期四个课时。

(4)加强学科整合,夯实基础性课程,上好主题课程,研发构建校本必修和选修课程结构,构建德育校本课程必修结构体系和构建个性发展的校本选修拓展课程结构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开发2—3门适合学生阳光成长的校本活动精品课程。

构建德育校本课程必修结构体系

课程类别

主要载体

课程内容

 

 

学科素养类

思想品德课

校本诵读课

校班会课

学科拓展

心理课程

诵读《论语》

升旗仪式教育

快乐课间操

阳光男孩(女孩)课程

迈好青春第一步

环境类

校园环境

我是校园美容师课程

 

活动类

校园文化

节庆仪式

校园文化艺术节课程

运动会课程

毕业典礼课程

综合类

社会综合实践

暑期远足课程  校外基地实践活动

 构建个性发展的校本选修拓展课程结构体系

课程类别

课程内容

(限制拓展类以班为单位上;自主拓展类学生自主选上)

 

 

 

 

 

7年级

8年级

9年级

 

 

 

 

 

 

 

 

 

 

  汉字书写、经典阅读、走近名家、走进成语世界、古代诗歌改写、对联趣谈、茶文化、品读古诗、现代诗歌研讨会、品读寓言、品读神话、品桥文化、品莲文化、《弟子规》、编演英文《伊索寓言》情景剧、风土人情之旅、历史故事会、环保卫士、趣味歇后语、写人记事散文的阅读方法、古诗词吟唱、浓浓人间情一一古诗词诵读、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走进酒文化(诗歌擂台赛)、古典诗句巧入文

中国传统文化与习俗——春节篇;感动中国 感动你我、聚焦两会

体态训练、语调训练、建筑里的生命哲学

舌尖上的历史、星座、纸质地图VS电子地图

Greeting、Colors、西方国家之旅、趣味英语、英语电影赏析、博物馆之旅、精品文物欣赏

感受语文魅力、走进唐诗、走进四大名著、学会倾听、口语交际、书法欣赏、诵读技巧、春联文化、流行新词新语、古诗词中的梅花、写作指导、

经典阅读、跟名人学读书、校园小说创作、演讲口才、

生活中的语文世界、趣味歇后语、一滴水中的太阳、妙趣诗歌欣赏、走进成语世界、走进对联、口语交际《小型现代诗歌研讨会》、英语沙龙、英文歌曲、口语、舌尖上的中国、我们的水资源、珍爱生命、文化遗产在中国、演讲与辩论、中国外交的风雨彩虹、光耀千古的历史人物让意外伤害远离我们、遵守公共秩序 、中学生安全法制教育、投资理财、光耀千古的历史人物、中国外交的风雨和彩虹、传统节日——端午、我们的节日——中秋节、《德国》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生活中方向的判别、人民币上的地理、古代世界文化之旅、品中国传统节编演历史短剧、学会理财、辨生活方向、货币的历程、新闻发布会。

经典阅读、诗歌欣赏、实现我的梦、解读历史绘画

走进李清照、戏曲大舞台、我国各地“八大怪”、学会阅读、古诗里的故事、优美汉字、作文细节描写、英语电影精彩片段赏析、趣味英语、西方国家之旅、文物古迹的保护、世界文化杰作、中国传统文化赏析、阅读李白与杜甫、走近唐诗、妙趣诗歌欣赏、走进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红楼梦》、古代诗歌改写、对联趣谈、。

龙象共舞的畅想——中印崛起的比较之社会生活篇、龙象共舞的畅想——中印崛起的比较之文化篇、美国骚乱事件、民族振兴中国梦、共同出彩我行动、世界文化的杰作、文物古迹的保护

 

 

 

 

 

 

 

地震前兆、生活中的方向、无土栽培、叶脉书签的制作、细菌和真菌、神奇的幻方、奇妙的数学、开心农场开心农场

有趣的数学

生活中的生物

 

纸质地图VS电子地图、空气的奥秘、制作视力表、探究单摆、三阶幻方、厨房中的物理、种子的成分研究、自制弹簧测力计、自制万花筒、《噪声污染及防治调查》、《如何预防近视眼》、《运动会的发现》

探究声的三特性、神州系列秘密、生活中的物理、生活中的化学、冰箱的构造、“体育中的物理”、光现象、身边的灯、小心静电、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酸的化学性质、物质的分类、化学与生活、生活中的压强、地震与逃生、身边的灯、一元二次方程、菱形、猜想、证明与拓广、折纸问题中的数学

乒乓球

足球、健美操

篮球、足球、乒乓球

足球、毽球、掷实心球、篮球

养类

舞蹈、电钢琴  国画

《走进音乐剧》、室内装饰品的设计和制作

合唱、动漫人物画法

、陶艺、扎染、舞蹈、电钢琴、国画

音乐剧、素描

合唱、陶艺、动漫人物画法

西方音乐史、走进音乐剧、文化衫的绘制、摄影基础知识

 

实践活动类

 


构建兴趣提升的学生社团课程结构体系

课程类别

主要载体

课程内容

人文学习类

小雨文学社

数一数二数学社

英语社

心理社团

校园小记者

依托学科特点,与学科学习、教学相结合,是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以学习、讲座、竞赛、研讨等形式开展活动。

科技创新类

奇乐电子百拼社

E时代电脑制作社

巴斯德生物社

面包发烧友

科幻物理社

以知识学习、技能培训、竞技比赛等活动形式,促进学生深入学习学科知识,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公益类

开心农场

青年志愿者

环保社

以社会实践,奉献爱心,服务社会,帮助他人,锻炼自我为目,拓宽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渠道,培养助人为乐的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艺术美学类

电钢社

琵琶语社

民舞社

街舞社

三九艺术公社

摄影社

依据兴趣爱好和艺术特长组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排练、演出、比赛等活动,为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发挥个人特长、提高文化艺术修养搭建平台。

体育健身类

足球社

毽球社

篮球社

充分利用校内外体育设施和场地,达到锻炼身体,提高运动技能,加强人际交往的目的,融娱乐性竞技性和健身性为一体。

3.达成标志

2015-2016年:开发2-3门适合学生阳光成长的校本活动精品课程。如《诵读〈论语〉100则》《主题班会课程》《足球课程》。

2016-2017年: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大大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2017-2018年: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在市内同类学校中达到中等水平。学校体育特色运动队有一定知名度。体艺获奖处于区同类学校先进水平。

(三)创客教育

1.目标

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学科融合性、实践性、创造性学习活动,提升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

2.措施

(1)加大信息技术方面的投入和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应对教育信息化的挑战。将“基于创造的学习”视作学生真正需要的学习方式,促进创客教育与基础教育各学科教学的融合。

(2)为培养本土文化特质和国际视野创设学习环境,实行开放式教育,提供多样化教育资源,组织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比赛。让每个学生“自主发展、快乐成长”,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3)将创客理念贯穿到教育教学工作中。课程上,在注重教学材料、教学方法和媒介三者有机结合的教育创新基础上,开展一系列科技创新活动课程。如拓展型课程和研究性学习课程、自然和科学空间、实践活动课程等,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感受创新的乐趣和魅力。

(4)建立创客教育活动社团,为学生提供更多自我探索、自我发展的环境和平台。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加大推进“信息化、国际化、自主化”的进程。

3.达成标志

2015-2016年:探索未来教室的建设,通过研发、实践,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

2016-2017年:使学生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将学习内容与个人成长、社会需要相结合,努力提升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

2017-2018年:开发创客教育课程体系。让创客教育渗透到每个学科每间教室,突出创客教育“做中学”的特点。

(四)国际教育

1.目标

建一支具有国际视野、掌握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育人方式的教师队伍,加强引进交流、自我构建。广泛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提升学生的全球意识、多元文化理解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能力与合作能力。


2.措施


(1)为培养本土文化特质和国际视野创设学习环境,实行开放式教育,提供多样化教育资源。整合开发学科课程资源来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加强国际理解教育的学科渗透,研究和开发国际理解校本课程 。如:思品课前5分钟演讲:《国际时政播报》和《我看地球村点评》成常态;如:地理拓展课:跟老师周游地球村系列故事;如:历史拓展课:走进舌尖上的地球村,品世界美食; 如:英语拓展课:西方文化之旅,感悟中外传统节日的异同等。


(2)借助教育局搭建的平台, 加强研修,培养国际化教育队伍,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拓展教育国际思维。鼓励教师参加高层次、有价值的国际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组织教师到国际学校或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习先进的教育和管理方法。


(3)探索友好学校结队互访,学校开辟英语角,建立“孔子课堂”,提升学生的多元文化理解力。开展赴港澳台游学计划,邀请港澳台教育同仁和中小学生来交流。 


(4)政史地教研组积极做好模拟联合国项目活动。创新和拓展形式和内容,使3个年级的学生通过学习和讨论国际事务,培养全球视野,锻炼组织策划、演讲辩论、与人沟通等多方面综合能力。


(5) 探索网络在线互动课程等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开发和开发对外交流课程。


3.达成标志

2015-2016年:广泛开展国际理解教育。通过创新理念、内容、方法和评价,积极引进适合校情的国际先进教育理念、课程和管理模式。结合我校仁智文化,积极开发校本特色课程,通过对外交流,传播仁智文化精髓。

2016-2017年:开展跨国文化、体育、艺术交流和竞赛活动,增进学生世界公民意识,提高跨文化理解能力,培养国际交往能力。

2017-2018年:建立国外友好学校,推动友好学校结对互访,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互动。进一步拓展师生海外交流形式和领域,积极推进师生文化交流。


(五)体育教育


1.目标

全面提高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工作水平,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使学生会强身健体,逐渐打造体育特色品牌。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加强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注过程评价。


2.措施

(1)提高教师素质,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功和理论水平。加强集体备课、专人说课和互相评课等专项活动。努力学习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体会和领会标准的内涵,聚焦课堂教学,开展说、听、评课的教学活动。课堂课外相结合,在课外开展游戏及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2)按教学计划抓好体育教学常规工作,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结合“2+1”项目,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充分考虑到教学内容选择的基础性,教学目标设定的可行性。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及健康行为,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及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课堂教学结合“2+1”项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单元教学内容的顺序根据气候和场地特点及时调整。单元教学方式的选择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的调整教学。继续深入开展分组教学的尝试,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各个层面的学生学有所得。


(3)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比赛及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注意其意志品质的培养。积极准备校秋季田径运动会,并结合年级教学内容举行竞赛项目:特长展示,长跑比赛,球类比赛等。


(4)定期进行测试,及时掌握学生体育成绩起伏,对教学内容作出调整。加强初三毕业生体育测试工作,在学期结合中招考试项目,组织初三年级同学进行一系列体育达标测试,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并及时对练习计划作出调整。


(5)做好体育运动队的训练工作。以“阳光体育,快乐足球”理念为指导,积极参加郑州市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开展班级年级联赛、足球课、课外足球训练等校园足球活动。田径队篮球队的训练继续连贯系统的开展,争取为学校取得更好的成绩。


(6)坚持每生每天参与集体跑步1000米大课间的运动量。政教处组织坚持常态过程评价,使学生体会着强身健体阳光向上的真实内涵,字初中奠定好强健的体魄。


3.达成标志

2015-2016年:体育组体育教师6名,5名体育教师成为校骨干教师,2名成为市优秀教师。

2016-2017年:学生会强身健体,阳光健康成长。每年学生的健康体检指标稳中有升,学生整体身体素养得到提高。

2017-2018年:普及校园足球,学校足球队、田径队、篮球队在市级比赛中取得一定的名次,让学生活得精彩。


(六)美育教育


1.目标

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加强美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注过程评价。提高音美教师的专业素养,发挥艺术教师的各自特长,探索评价体系并引领青年教师的成长。


2.措施

(1)以教师达标比赛为契机,把教师的教学业务训练作为长期任务来抓。积极参与校级、市级专项课题研究,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利用好器乐教室,搞好校级合唱团、舞蹈团、民乐团的选拔、组织、排练工作,建立课堂教学评估体系。


(2)大力开展音美教学案例设计研讨与实践活动,通过音美教学案例设计专题研讨和课堂教学实践,进一步提升本组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


(3)每一位教师每年在学校开设优质公开课一节,组内每年在市开设优质公开课一节。


(4)开发校本艺术课程,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积极组织校级“多彩的校园艺术节系列比赛活动”:如“唱响校园”合唱音乐会; “琴满校园”器乐演奏会; “歌飘校园”歌手大赛; “舞动校园”舞蹈大赛。


(5)积极参加市级各项文艺活动演出或比赛:如舞蹈比赛;合唱比赛;校园歌手比赛;民乐比赛。


(6)积极鼓励、培养学生对音美的爱好,做到校园到处有歌声,到处有乐器演奏。鼓励不会乐器的同学在校期间学习一门乐器,争取做到让每一个走出校园的学生都能够演奏一样乐器。掌握一种绘画技巧。

 

3.达成标志

2015-2016年:培养校学科带头人1名、教学能手1名、教坛新秀1名。

2016-2017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争取在市、省的评优课上有新的突破。

2017-2018年:创我校艺术特色,学生在市各类艺术展演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二、办学特色


(一)目标

以“仁智教育”为载体,办“仁智学校”。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师生诵读国学经典,用“仁智文化”滋养教师做儒雅教师,教师提高师德修养,用“仁智文化”滋养学生做儒雅学生,学生提高思品学养,逐渐形成突出的相对稳定的强势和优势。


(二)措施


1.学校引领教师走近孔子,走进《论语》,让“仁智文化”滋养教师阳光成长。“仁智之师”在践行孔子“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理念中,常常鼓励自己:不仅要做思想活跃如流水的快乐“智者”,也要会做“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的慈爱厚重如山的长寿“仁者”;要高看学生一眼,心理暗示自己只有两类学生:爱动的“智者”和爱静的“仁者”。仁智之师在开发校本拓展课和选修课的过程中,跟着孔子学做“仁智之师”,一路躬行一路思。尊重学生的学习、认知、成长规律,传授本学科的学习方法;拥有教育理想和信仰,规划自己的专业人生,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达到“信其师,亲其道”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课堂上能组织引导学生“紧张”起来,在生生互学 ,师生互动中“会”起来。


2.学校引领学生走近孔子,走进《论语》。精选《论语》100则常态诵读,让“仁智文化”滋养学生阳光成长。教育就是培养“仁智”人,“仁”好比人的一撇,“智”好比人的一捺,“仁”撇“智”捺支起大写的39中“人”。仁者,其形象特征是读万卷书,身心健康,阳光向上,诚信自信,宽厚仁慈,言行儒雅,关爱他人;智者,其形象特征是行万里路,登高望远,博学善思,快乐灵动,传承创新,言行聪慧,造福社会。在学校教学楼、办公楼的顶廊上张贴《论语》100则原句及翻译,营造出一种诵读的氛围,师生们在抬头不见低头见中融入到诵读的状态中。学校以制度的形式为诵读国学经典提供时间的保证。每天下午的第一节课前有10分钟集体诵读时间,每一节语文课前有5分钟诵读演讲,语文教师帮助解读;每周主题班会拓展延伸。学校通过各种诵读评比活动,延伸迁移到中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中。各班以“国学经典——《论语》”为主题绘制“国学长廊”;每年学校举办以“诵读经典,传承文明”为主题的校园艺术节,引导学生由诵读转向诵演,让学生通过演出、观看、讨论领会内涵,从而在精神上受到熏陶。利用暑期举办诵读《论语》夏令营活动,选拔出各班在诵读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同学参观孔子故里,近距离了解孔子。


(三)达成标志

2015-2016年:教师用阳光的心态和激情的表达播种“仁”, 让学生学山的博大胸怀,有仁便是德。让学生的情商和智商以最佳的状态提升,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016-2017年:传承“仁智文化”,教师用哲学的思维和艺术的教技播种“智”,让学生学水的应变灵动,有智便是才,让学生的情商和智商以最佳的状态提升,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2017-2018年:“仁智文化”凝聚着郑州39中师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是39中师生所表现出来的整体气质。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价值观,进而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三、德育建设


(一)目标


1.育仁智之生

在学校“仁智”文化理念的指引下,以培养“仁智”学生为目标开德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文化育人,构建人文德育体系,并把德育融入到课堂教学、校园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感受、选择、体验、成功中享受着生命成长,成为一位乐观、负责、心灵、手巧的小公民。

7年级目标口号:好习惯提升生命质量

8年级目标口号:喜欢目标  方法就多

9年级目标口号:喜欢砺志  成功就多


(二)措施


1.完善学校德育网络,构建适合学校德育体系

如何让中华民族灿烂的传统文化对一代人产生深远的影响。如何让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弘扬。如何让懂法守法的理念深入学生的心中。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学校,首先要构筑社会、家庭、学校这样一个立体的德育体系。让教育回归育人的原点,从学生主体出发,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树立“处处有资源,事事皆德育”的大德育观念,建立既有时代特征又有学校特色的德育模式。学校充分利用大学、法院、社区等社会资源,加强学校与这些单位的联系开展美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多管齐下,全面全时育人,完成学校培养一个能弘扬传统美德,懂法守法,吃苦耐劳有着顽强拼搏精神和不屈不挠毅力的郑州新市民的目标。


2.倡导课堂教学生活化、生命化

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倡导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与生活的沟通,凸显课堂教学的生命意义,呈现书本知识的生命状态,体现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生命需求。实践“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时代”学科德育,努力提高学科德育的针对性、生动性和有效性。


3.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不断开发和挖掘校内外资源,让更多的学生参社会实践。定期安排学生参加郑州市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学校自主选择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家庭,开展“孝敬父母、体验亲情”活动。 在学校,开展“尊重校园”活动。 在社会,开展“尊重自然、感恩社会”活动。学校以此为载体,拓展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和亲子活动的途径,创设社会化教育方法,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培养他们质疑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乐观、负责、心灵、手巧的小公民。


4.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消除校园隐形伤害

加强班主任心理健康的培训,逐步提高心理健康老师持证的比例。让所有的老师都参加到心理健康教育行列中,关注特殊学生的身心健康,消除体罚、辱骂、孤立等对学生的隐形伤害。


5.加强德育课题的研究

注重发展性评价,淡化三好学生的评比,加强星级学生的评比。通过阅读来增加学生知识,通过文学人物来净化学生的心灵。


(三)达成标志


2015-2016年:学校德育工作上一个台阶。学生能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守则和规范遵守率占95%以上。学校严格按照班主任选拔、培训、考核评价、奖惩制度进行落实。行为规范教育突出针对性、有效性;全员育人理念深入人心。

2016-2017年:创建学校特色德育活动。“诵读国学经典”活动、“暑期人生远足”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秋季田径运动会”等活动成为学校德育品牌。学校建立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德育网络和德育模式,整个德育系统运转畅通。

2017-2018年:学校德育创新工作在区、市级获奖,或在区、市内有影响力。学生的动手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大大提高。完善学校特色德育活动;学校德育课题有阶段性成果;社会声誉好,家长满意程度较高,在每年的行风评议中,学校的名次要位居市前30名。学生行为规范有序、文明有礼,懂法守法,心理素质良好,师生之间仁爱和谐。家长学校建设获得较大发展,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效果凸显。教师人人有较强的育德能力,有德育课题和论文在校级以上获奖,家长、学生、社会满意度高。

2015年9月~2016年8月实施计划表

重点

项目

年度目标

达成标志

责任

处室

责任人

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目标,开足开齐7-9年级课程。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体系。加快校本课程开发的进程,逐步探索实施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改革,构建德育校本必修课程体系和构建关照个性发展的校本选修拓展课程体系,使课程建设成效显著。

开足开齐7-9年级课程。开发2-3门适合学生阳光成长的校本活动精品课程。如《诵读〈论语〉100则》《主题班会课程》。修编第三版郑州三十九中学《行动解读新课标导学案和校本作业》,作为设计教学的有形成果,跟踪评价指导反馈,降低流失率,提升各年级学生学习兴趣。

教务处

李保荣

以“仁智教育”为载体,办“仁智学校”。

教师用阳光的心态和激情的表达播种“仁”, 让学生学山的博大胸怀,有仁便是德。让学生的情商和智商以最佳的状态提升,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务处

政教处

李保荣

人员职责分明,注重教育实效。营造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全员德育环境。

7年级:好习惯提升生命质量

8年级:喜欢目标  方法就多

9年级:喜欢砺志  成功就多

学校德育工作上一个台阶。学校建立健全班主任选拔、培训、考核评价、奖惩制度。行为规范教育突出针对性、有效性;全员育人理念深入人心。学校建立健全班主任选拔、培训、考核评价、奖惩制度。

政教处

李保荣

深入开展校本教研,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提升,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参与。

1.课例研究课:娄颖老师《足球》,郭思铭老师《中考备考》, 马亚丽老师《体育理论知识》尝试微课的录制。

2.校秋季田径运动会,结合校园足球班级联赛的足球文化节,体质健康测试,体育艺术“2+1”项目, 冬季长跑活动,九年级上期年级篮球联赛,八年级折返跑比赛。

3.继续组队参与郑州市体育节及个竞赛活动,暂定参加的项目有:田径,篮球,足球,毽球,跳绳,健身操。

教务处

政教处

马亚丽

深入开展校本教研,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提高。

1课例研究课:吕杰老师的《青春舞曲》。牛楠楠老师的《我们是冠军》以教师基本功比赛、评优课、论文评比为契机,认真组织我组教师踊跃参加,促使教师专业水平上一台阶。并且组织我组教师全力以赴参加区级公开课,取得优异成绩。2、认真参加各类教育机构组织的培训,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3、一年一度的学校艺术节锻炼老师组织排练能力。

教务处

政教处

侯丽娟

 

2016年9月~2017年8月实施计划表

重点

项目

年度目标

达成标志

责任处室

责任人

营造和谐、优美、厚重的道德课堂,创新仁智教学模式,学生学习兴趣逐渐提高。中招成绩有所提升。

建设一批体现我校课程理念的特色课程,使得特色课程系列化、多元化,有延续性和发展性。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大大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大大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小组建设成效显著。学校体育运动队、各种社团训练、活动、比赛效果显著。

教务处

李建玉

以“仁智教育”为载体,办“仁智学校”。

传承“仁智文化”,教师用哲学的思维和艺术的教技播种“智”,让学生学水的应变灵动,有智便是才,让学生的情商和智商以最佳的状态提升,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政教处

教务处

 

牛俊涛

李建玉

推进“诵读经典 传承文明”系列文化教育活动,逐步形成学校德育特色和德育品牌。

创建学校特色德育活动。“诵读国学经典”活动、“暑期人生远足”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秋季田径运动会”等活动成为学校德育品牌。学校建立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德育网络和德育模式,整个德育系统运转畅通。

政教处

牛俊涛

加强教科研能力,创建学习型教研组。使体育成为我校的优势和特色,学生有良好的体育参与习惯,学校有浓厚的体育运动氛围。

1.课例研究课:继续以足球内容为重点,争取打造一节精品课。

2.校秋季田径运动会,增加校记录。做到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分项运动。

3.继续组队参与郑州市体育节及个竞赛活动

4.做好校园足球的普及工作。

教务处

政教处

体育组

马亚丽

积极参与校级或市级专项课题研究,加强教科研能力,创建学习型教研组。创建我校艺术特色教研,改革和创建新颖的教研方式和体制。建立具有特色的各类艺术社团。

1、近年内组织本组教师艺术方面的专项课题研究活动。开展音乐美术各一个课题的研究。并取得课题成果奖。

2、每一位艺术教师每年在学校开设优质公开课一节。艺术组每年在市优质公开课的基础上,争取在市、省的评优课上有新的突破。

3、制定和完善各“艺术社团”活动制度和规范,使各个社团工作正常、有效运行。

4、继续深入进行校本课程活动,并且编写出具有特色的校本教材,由学校印刷成册。

5、积极鼓励、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爱好,做到校园到处有歌声,到处有乐器

教务处

政教处

音美组

侯丽娟

 

2017年9月~2018年8月实施计划表

重点

项目

年度目标

达成标志

责任

处室

责任人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课堂效率不断提升,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

学生学业成绩在市内同类学校中达到中等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学校体育特色运动队有一定知名度。体艺获奖处于区同类学校先进水平。

教务处

李保荣

 

以“仁智教育”为载体,办“仁智学校”。

“仁智文化”凝聚着郑州39中师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是39中师生所表现出来的整体气质。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价值观,进而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政教处教务处

李保荣

学校建立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德育网络和德育模式,整个德育系统运转畅通。

学校德育课题有阶段性成果;社会声誉好,家长满意程度较高,在每年的行风评议中,学校的名次要位居市前30名。学生行为规范有序、文明有礼,守法,心理素质良好,师生之间仁爱和谐。家长学校建设获得较大发展,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效果凸显。

政教处

李保荣

争创市优秀教研组。使体育成为我校的优势和特色,学生有良好的体育参与习惯,学校有浓厚的体育运动氛围。

1.课例研究课:每名老师有一节理论录像课及一节微课。

2.校园班级联赛品牌化。

3.继续组队参与郑州市体育节及个竞赛活动。

4.尝试开展新项目。

 

教务处

政教处

马亚丽

争创市优秀教研组。提升校园文化,保持学校艺术特色,使每位学生掌握一项艺术特长。

1、不断加强对自己专业的训练,对薄弱专业加强学习。音乐教师在声乐专业加强钢琴演奏、即兴伴奏训练;钢琴专业加强声乐演唱、合唱指挥的训练;民乐专业加强相关乐器的演奏与学习;舞蹈专业加强戏剧表演、钢琴伴奏方面的训练。美术教师的素描,版画等专业加强。并在这三年中每位教师有所提高和突破。

2、突出音美学科精品课的建设,探讨艺术学科同一类型课程,不同教学手段、过程的课堂质效。争取搞出多堂具有特色的音美学科精品课。

3、以艺术社团民乐为主开发、扩大校本课程建设。并且编写出具有特色和完整的系列校本教材,由学校印刷成册,并能在全市兄弟学校中交流。

4、积极鼓励、培养学生对音美的爱好,做到校园到处有歌声,到处有乐器演奏。鼓励不会乐器的同学在校期间学习一门乐器,争取做到让每一个走出校园的学生都能够演奏一样乐器。掌握一种绘画技巧。

5、积极组织参加市级艺术节各项文艺活动演出比赛,并争取更好成绩,有所突破。

教务处

政教处

侯丽娟

 

第五部分 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实施三年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规划实施、检查、评估总结工作。


二、党团保障

以创建“和谐校园”为抓手,发挥党组织、团委、工会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作用。办好教工之家切实维护教职工的合法利益,最大限度的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

极性,


三、制度保障

学校将三年规划分解到各年级、各处室、各责任人,定期督促,每学年对规划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反思,及时反馈矫正,促进规划的落实。

根据学校发展规划的内容,制定相应的评估体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到期组织专家评估,奖惩并举,保证规划的贯彻与完成。


四、后勤保障

加强后勤制度与机构建设,使校产管理走上规范而有序的轨道,为教师提供现代化教学设施,为推进教育改革创造条件。

学校要争取资金,改善经费使用结构,保障教师科研、教师培训、学生活动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避免资金使用上的低效和浪费。


五、信息保障

进一步提高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动数字化校园建设,充分运用学校网络平台,发挥其在学校管理、资料积累、资源共享、教学交流、家校互动等功能,全面提升我校信息化水平。


您还在使用老掉牙的IE,请升级您的浏览器到 IE8以上版本 点击升级  强烈建议您更改换浏览器:谷歌 Chr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