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人臧克家说:“读一本好书,像交一个益友。”何为益友?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很庆幸,在今年暑假里,我遇到了一个益友,梁好老师的《回归真教育》这本书像一位正直、诚信而又博学多识的挚友,用他明白晓畅的淳淳语言,让我从无数正反面的故事中发现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与错误。梁好老师的这本书像一剂良药,让我从教学的“愚病”中有所清醒。在没有参加工作之前,就听过说霍懋征老师的“左右手“故事。在霍懋征老师的课堂上,她在提问时,一个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也举手,但是问到他,他却答不上来。霍老师后来问他为什么不会也举手时,这个学生哭着说:老师,别人都会,如果我不举手,别人会笑话我。于是,霍懋征老师就私下和这个学生约定,再提问时,如果会答就举左手,如果不会就举右手。以后提问中,如果看到他举左手,霍老师就让他回答,右手就不提问他。霍老师用这样的方法保护了学生稚嫩的自尊心,同时也给了他表现的机会。一段时间后,这个学生变得开朗了,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当听到这个故事时,我深深地被霍老师的教育智慧,尤其是她的平等精神感动。她没有因为这个学生成绩差而去责怪他,而是试着去了解这个学生“不寻常”行为背后的原因。如果没有一颗平等的关爱学生之心,霍老师是不会这么做的。当要步入教师这个行列时,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做一个像霍老师那个的老师,平等的关注班里的每一个学生,绝不以成绩论英雄。转眼间,工作了三个年头了,我自认为我平等地尊重了我的每个学生。可是当我读到梁好老师书中《一个也不能少》这篇文章时,我顿感惭愧。原来我早已赤裸裸地伤害了我的学生。
梁老师的女儿在上幼儿园时,一天放学之后,孩子一直闷闷不乐,一句话也不言语。在大人的一再追问下,原来孩子不高兴的原因是周六学校在新校区有个教学观摩活动,老师在班里挑选了20位小朋友参加,而梁老师的女儿没有被选上。梁老师认为,老师之所以没有让孩子全去,也许是处于种种原因的考虑,也许是随性而为,没有半点刻意,更没有带半点偏爱和歧视。但是不论怎样,教师有意或无意之间给孩子传达了一种评价的信号。挑选上都是漂亮的、聪明的、活泼的,更是老师所喜爱的。而没有被挑选上,则恰恰相反。而这种有意或无意之间的评价,可能会伤害孩子的信心与自尊心。梁老师认为,平等的尊重是每一位老师必须遵守的教育原则,班级的活动需要班级的全部孩子参加,一个也不能少。
因为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教师的关注,都需要教师足够的信任!看完这篇文章,我沉思良久,深深的自责与歉意油然而生。因为我也在无意之间做了类似的事情。还记得那是工作将近一年时发生的事情,当时学校要求新进青年教师上一节全校的青年教师汇报课。因为是第一次在全体老师面前展示,所以我们几个青年教师都特别的重视。当所讲的课文准备好时,我却为选哪个班级犯了愁。因为当时我所教的两个班各有优缺点。一个班级的学生反应灵敏,课堂气氛一向很活跃,但是其中一部分学生纪律意识特别差;而另一班级的学生纪律特别好,但是学生课堂上较为沉闷。到底用哪个班的学生成了一个让我头疼的问题。后来灵机一动,我从各班抽了20个程度较好的学生,组成了一个“临时班”。那一节课的效果确实很好,而且获得了一等奖。为此,我特别的沾沾自喜。所以当教务处主任总结汇报课的情况,提到个别老师班级人数不够的问题时,我没有在意,反而认为主任是吹毛求疵。当时我心里还想,如果学生一个个都很优秀,我还用得着这样吗?随后也就把这件事情淡忘了。可是当看到梁老师的这篇文章时,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时我才想起当讲完课回到教室时,一个参加了“临时班”的学生对我说的一件事,这个学生对我说:老师,我们回来之后,他们都问我们,你都讲了些什么?这时我才明白,原来那么没被选上的孩子跟梁老师的女儿一样,他们也很在意这次活动,他们不是那么的无所谓的,他们也渴望被老师尊重,被老师关注,被老师信任。而我竟然那么赤裸裸的伤害了他们。当我意识到我犯的错误时,我多么想给我的学生说声对不起,说句抱歉。可惜他们已经毕业了。想到毕业后的他们,时不时的还经常回学校来找我,我的心就更痛了,我的学生们用他们的大度与宽容包容了我的无知,包容了我的错误,包容了我的伤害。遇到这样的学生真的是我的幸运。
三年,仅仅意味着我的教书生涯刚刚开始,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还会与更多的学生“上演”更多的故事,但是我不希望重复这样的悲剧。其实,纵观整个教育现实,“择优”来上课,不仅仅是一个教师,或者说不仅仅是青年教师这样做,而是大部分老师,甚至一些名师也是这么做的。为什么大部分老师在讲公开课时,这么热衷于所谓的“好班”呢?梁好老师在《把课堂变成点石成金之地》这篇文章中透彻地分析了老师为何青睐选择所谓的“好班”来上课。梁好老师认为:“就大多数学生来讲,他们的智力没有多大区别,也不存在优劣之分。只是我们教师人为地为其贴上了标签,划分了不同的等级。这个等级无形之中,化为教师的潜意识,左右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左右着教师在课堂上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态度,左右着教师对学生的期许与希冀。因而,不论是平时分班,还是公开课的‘选班’,老师们都习惯于选择所谓的‘好班’,都习惯于坐享其成,以学生的精彩衬托自己的优秀。”“习惯于坐享其成,以学生的精彩衬托自己的优秀”正是由于绝大部分老师的这种功利性思想,使得一些普通的孩子失去了展示的机会,使这些孩子失去了看到自己最光鲜的一面的机会,让这些孩子失去了感受学习的魅力,享受学习的快乐的机会……静下心来,仔细思索,大部分老师之所以选择所谓的“好班”来上课,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没有“足够的教育底气”。
正如梁好老师在书中所言,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能够婉言回绝学校安排的一个成绩最好的班级,而选择一个成绩并不是很好的班级来上课,而且能够把课上的同样精彩,是因为孙双金老师足够的教育底气,“而这教育的底气则来自于扎实的教育技能与高潮的教育艺术”。正是一些教师扎实的教育技能与高潮的教育艺术的缺乏,才导致教师想“以学生的精彩衬托自己的优秀。
”能够像孙双金老师一样,从容地面对每一位学生,能够在不同领域、不同班级、不同的课堂上游刃有余,收放自如,让课堂变成真正的点石成金之地,这需要教师们不断的成长与进步。
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三要素。今年暑假,真的很庆幸自己在推荐的书目中选择了梁好老师的《回归真教育》这本书,在梁好老师的引领下,我对自己三年的教书轨迹进行了反思,看到了自己在教书过程中所犯下的错误,并明白了其成因。这些都为我以后的教学路途清除了一些“荆棘”,为我的专业发展做了很好的推动。正如梁好老师在《守住朴实的教育心》一文中所说:“反省是一种正视,正视自己的状态,正视自己的脚步;反省是一种比对,比对理想与现实,比对主体与他人;反省也是一种探索,去伪存真,去粗求精,积极休整。教育者只有不断地自我审视,积极地自我反省,才能让自己趋于理性,让我们的教育趋于理性。
王夫之说: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我很高兴,我做到了,我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从而反省检查自己。“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愿以后的人生中能够遇到更多的“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