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毕业班可能会是我这辈子教学生涯带过的最特殊的一届。初一新生刚入学就被疫情隔离在家中,甚至连分班都没有来得及。紧急情况下,学校将所有学生临时分了5个班组,采用线上教学。而我和临近退休的姜老师成为这届学生的体育任课老师,由于姜老师不太熟练操作直播上课,所以我主动承担了全年级的线上体育课。因此,可以说2024届全体学生都是我的“亲”学生。
复课分班后,我承担了六个班的体育课教学工作。而这一次,受政策影响,所有学生随机平行分班,不再有实验班、重点班的区分。可以说每个班的学生都参差不齐,由于没有经过开学教育和军训,刚开始上课时,一度无法正常教学,只能不停的维持纪律,每天上课上到崩溃。后来我在我的教学班进行了班级化的“军训”,一个月后,学生上课纪律终于有了改观,师生的磨合也就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后面的日子就是不断的隔离、复课、隔离、复课,终于在2022年底,随着新冠病毒的影响不再那么致命,我们逐渐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可是一算,学生的初中时间已经过去一半了。而我们的体育课还有很多内容没有进行,尤其是学生的体能差的简直一塌糊涂。怎么办?刚刚从疫情的阴霾中走出来,急也急不来,只能循序渐进地引导着学生逐渐提高锻炼强度和运动量。
转眼一晃,学生们进入初三了,文化课的紧张,时间的紧迫,即将面临的体育中考就像一只残暴的怪兽向我们冲过来。看着学生们依然没什么起色的运动成绩,我不得不动用了我的终极武器——“熬”。早期熬跳绳。把所有学生的跳绳一对一摸个底,要求中上等水平的每天在家练,不定时抽查,中下等水平的按班级和分组,每天四个固定时段找我跳绳,通过这段时间的“熬”与“磨”,渐渐地学生的跳绳成绩起来了,而实际收获的是学生的态度端正了,知道紧迫了。中期熬身体。想尽一切方法带动学生练体能,耐力、力量、速度换着花样“玩儿”,为了防止学生练习枯燥,绞尽脑汁自创了各种游戏、比赛,学生在“玩儿”的过程中,体能逐渐上来了。后期熬选项。其实后期大多数学生都有了固定的选项,还有极少数体质弱的学生,足篮排样样不行,搭班的年轻老师问我怎么办。我想起了最开始线上教学时候给全年级上过的心肺复苏课,正好新中考有心肺复苏的选项,要不试试?
现在想想,我也真是胆大。学生两年半,只上过那一次心肺复苏课程,而且我自己也是半瓶子不满,竟然敢“怂恿”学生选。可是没办法啊,看着那一张张无项可选着急的脸,我心里想的就是,这些都是我的“亲”学生,所以在体育中考这块,一个也不能落下。我请教我的爱人,请教医院的朋友,自己上网学教程,找资料,向领导申请支持购买练习器材。买了器材要场地,有了场地要时间。可是各科学习都很紧张,哪里有多余时间给我们。好吧,那就申请中午休息时间,给学生加练。第一次模拟考试后,我们选择心肺复苏的学生从8个增加到20余人。就这样,陪着学生中午练了一个多月,终于在练习中所有人都能够做到满分,我心里竟然有一点小骄傲。
最终考试来临了。21个选择心肺复苏的学生,13个考了满分,还有几个不如意的,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有说考试器材有问题的,可是大家都用的一样的器材,为什么一多半是满分?或者说那几个不满分的也各有差异。我开始回顾训练场景,回顾学生的日常表现,最后的结论就是,不满分的这几个学生中,有两个是因为平时过于放松,做事粗糙,所以失分,至于那几个最低分的,是因为过于紧张,过于在意得失,也就是心理素质太差。那么这是我能改变的么?我得好好想想,也许能够通过一些方式,帮助他们建立信心,树立正确的分数观,这需要在今后的学生身上去探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