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学习园地

关于教师学科素养的思考(四)

关于教师学科素养的思考(四)

 ——田保华

 

教师学科素养是怎样炼成的

 

◆以文本解读巩固教师学科素养

 

  文本解读,并不是简单意义的上教材捆绑,而是教师对文本进行广泛的、有选择性的、深入的解读,是基于实践、基于学情的创造性思考,意在改善学科知识素养失衡的现状。2011年3月起,温州掀起了一场“重读”课本的教学改革,即以“文本解读”为核心的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这场行动将历时五年,从幼儿园到高中,从职业教育到特殊教育,将近10万名中小学教师全员参与其中。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教师以“实战者”的身份与教材编写者进行深入的精神性交流,以此努力构筑融入实践教学者思想与风格统一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要读出课程的基本内容、读出教学要达成的目标、读出学生的疑惑点、读出教学过程的关键处,当教师能够与课本进行“深度对话”时,“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才会真正的落地生根。与此同时,细化解读文本,教师能够精准的掌握教学目标,从而选取合适的教法,如此一来,不仅有利于避免重心不稳的局面,同时可以弥补教师知识性的欠缺,增加教师所掌握的学科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教师的思维逻辑性得以锻炼,教学水平也会予以提升。从教师学科素养的角度出发,文本解读是固本强基的过程,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学科素养,占据了其基础性的地位。

 

◆以师本培训提升教师学科素养

 

  师本培训,指的不仅仅是培训基于教师、为了教师,同时也意味着培训在教师生活中进行,能够切实巩固教师学科素养,形成专业的教学理念,让其已有的能力水平得以进一步的提升。“师本培训旨在促进教师走向个性化和特色化的创意发展,使每位教师个体逐步形成自己专业发展的亮点。”教师培训并不是新鲜事物,例如我们可以经常看到中小学教师利用寒暑假参加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培训。但是,教师对此类培训并非不感兴趣,反而具有一定的排斥心理。究其原因,培训方式单一、培训内容陈旧、培训理念空洞等多个因素导致教师的积极性受挫。所以,简单培训要向师本培训转化,体现教师主体的自身意愿与发展需求,培训方式多元化,以教师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又以其具体实践为落脚点,结合教师的不同特色及其发展状况,让培训有效的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其具体途径大致有下:立足学校,以学校为培训;基地教学诊断;自主研修反思;教学沙龙;说课评课等。同时,教师也要在培训过程中有意提升自我学习意识和反思意识并形成一定的专业情感,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念,能够从心理层面认可教师培训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师本培训是实现学科素质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其贯彻落实是实现教师学科素养自我提高的关键一步。

 

◆以教学实践深化教师学科素养

 

  教师学科素养是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提升,最终得以深化落实的。教师要创造性的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去,以专业的发现眼光投身于教育活动中来。这就包括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创造能力与研究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理论与实践。深化教师学科素养,意指完成理论到实践的过渡,提升基本技能与基本能力,形成必备的教学实践智慧。“直接决定教学活动优劣成败的是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教学实践智慧是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充分内化、整合、升华的结果。”教学实践智慧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反应了教师学科素养水平高低。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要融入生活,教师引导探究,尤其是对于实用性较强的学科更应该注重实践。以化学学科为例,“化学应是实用性的综合学科,化学教师应具备综合的知识网络,才能使化学的科学性、实用性落到实处。”其教师学科素养的最终指向归于实践层面。实践成效也恰恰是检验学科素养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成为最重要的评价衡量手段。故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深化学科素养,要针对不同学科特点,增强学科素养。

 

  学科素养是课堂教学的灵魂,缺乏具备学科素养教师的课堂是没有灵性的课堂。同时,教师学科素养发展,也是教师终身学习和不断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是教师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力的提升。石中英就曾经提出:“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也与教师的学科素养、教学能力有关。”由此,不断探索教师学科素养的发展路径,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要努力成为懂学科的学科教师,提升教学效能,实现教学目标。

 

您还在使用老掉牙的IE,请升级您的浏览器到 IE8以上版本 点击升级  强烈建议您更改换浏览器:谷歌 Chrome